在原建筑物上加層,以擴大建筑物的使用面積,進行改造甚至擴建,鋼結構設計的內容涉及到以下四個方面:
一、對原建筑屋面板承載能力的校核
由于除了屋頂等特殊情況外,屋面的活荷載一般都小于改造后房間的樓面活荷載。如果,改造前后的活荷載差值太大,不足以用拆除原屋面保溫防水層等卸荷方式來抵消,則原屋面板很可能不滿足設計要求,需要重新設計加固。
二、上部結構承載能力校核
由于不論原建筑是磚混結構或是混凝土結構,加層房屋的荷載最終還是要通過原建筑的柱、墻等承重結構承擔。而加層的結構如果荷載過大,如鍋爐房,舞廳等,容易超過原建筑物柱或墻的承載能力,所以必須進行認真復核,保證安全。
三、抗震設計校核
由于加層使建筑物高度、總質量、自震周期等參數改變,加層后在地震力作用下建筑物的位移及構件的內力勢必發生變化,且極有可能超過允許值。簡單的將加層結構單獨計算,將原建筑物屋面看成是地面,忽略原建筑物頂部在地震力作用下的位移,及其對加層結構的影響,則計算結果將偏不安全。
四、地基及基礎校核
由于加層后,建筑的總質量增加。造成基礎的反力增加,及基底反力不均??赡芤鹪A的承載力不足,及建筑的不均勻沉降?!?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鋼結構加層設計優先考慮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盡量利用原建筑屋面的柱頭起框架柱,一般的鋼結構加層材料有混凝土和鋼框架。
一、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層
加層樓蓋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形式,加層部分的柱鋼筋采用植筋的方式植入原有建筑物的柱內,其它梁、板、柱按一般框架結構做法施工。這種方法施工簡便,新舊結構能協調工作。缺點是自重大,原有建筑柱和基礎的承載力驗算較難滿足。此外,新舊結構的連接節點較難處理。
二、鋼結構加層方式
加層主體承重結構采用剛架或鋼框架結構,屋面板采用壓型鋼板、鋼板或混凝土板。加層部分的鋼柱腳通過植入原混凝土柱頂的鋼筋或化學錨栓與原結構連接。由于鋼結構的自重相對混凝土結構輕,新加層結構的柱底內力比較小,容易滿足承載力要求。此外,鋼柱腳可做成鉸接,所以植入原結構內的鋼筋或化學錨栓比較少,施工比較方便。而且鋼結構構件大部分都在工廠加工后再運至工地組裝,施工質量有保證,遇到在高層建筑上加層時,這點尤為重要。鋼結構加層的缺點是,造價相對較高,且新老建筑的結構整體性較差。
轉載聲明:本文由鋼結構設計公司-三維鋼構整理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www.programminggo.com/news/gongsi/196.html